【字体:
纪录片《创新之路》第六集《政府之责》:《拜杜法案》究竟是什么?
日期:2016年06月04日     

  今年2月,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:“美国搞过一个《拜杜法案》,这对美国的创新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撬动作用。像这样的国际经验还要好好研究。”

  《拜杜法案》究竟是什么?它为什么值得我们研究学习?

  1978年,位于印第安纳州的普渡大学的一位教授找到该州的资深参议员博区·拜(Birch Bayh)请求协助。学校获得了多个政府资助的项目,但由于“谁出资、谁拥有” 的政策,研发的成果,不仅收益权归政府,而且一切的后续性研发也不可以由发明人独享,这导致大量科研成果闲置浪费。

  纪录片《创新之路》采访约瑟夫?艾伦  美国前参议院幕僚长

  如果发明者不能拥有研究成果,没有商业化带来的奖励,这些成果永远都不会被商业化,所以拜杜法案出发点是很基础的问题,谁能更好地管理新的发明,是政府吗?还是发明者自己?

  1968年,日本超过西德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。在70年代,技术优势的失落让美国感到极大的威胁和不安。1979年,哈佛大学著名学者傅高义((Ezra F.Vogel,也是今天《邓小平传》的作者),出版《日本第一》(Japan as Number One)研究专著,引起巨大轰动,成为当年美国最畅销的图书之一。

  70年代末,日本的钢铁产量已经与美国相当,工厂设备却比美国更先进、更有效率。1978年,在世界最大的22座现代化熔铁炉中,有14座属于日本,美国一座也没有。日本钢铁企业的竞争力全球第一。
    在汽车制造业,日本让原本执世界工业牛耳的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厂纷纷弃甲。1979年,日本对外输出了450万辆汽车,其中在美国销售了近200万辆,而美国汽车在日本的销售量仅1.5万辆。    

   然而历史充满着荣格所说的“共时性”,当时谁也不能料到,这一年,在美国中北部的印第安纳州,一个大学老师向参议员反应的问题,竟成为改变了整个未来技术市场发展,让美国能在十年之中重新站回领导地位的契机。

   1980年,由参议员博区·拜(Birch Bayh)和罗伯特·杜尔(Robert Dole)的联合提交的提案被美国国会通过,这就是今天所说的《拜杜法案》。此法案, 让大学、研究机构能够享有政府资助科研成果的专利权,这极大地带动了技术发明人将成果转化的热情。

  在创新的生态系统中,制定法律,维护和创造创新的环境,是政府的职责之一。在一个社会的运行中,创新的活力、市场的激励、政府的权力,各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政府既不高高在上,又不可或缺。

  1978年,美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是5%,《拜杜法案》出台后这个数字短期内翻了十倍。美国在十年之内重塑了世界科技的领导地位,《拜杜法案》功不可没。它被《经济学家》杂志评为美国过去50年最具激励性的一个立法。是美国从“制造经济”转向“知识经济”的标志。

  纪录片《创新之路》采访申长雨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

  《拜杜法案》出台以后,这就是大学申请专利的数量迅速地增加,专利许可活动也越来越活跃,大学通过专利许可得到了大量的经费,一些支持,而且借助于研发一些新的技术,他们也开设了一些新的公司。

  《拜杜法案》的成功也让人们看到在创新中,政府的职责是什么?创新、市场和政府,三者究竟怎样相辅相成?

  在《拜杜法案》之前,“谁出资、谁拥有” 的政策,源自二战中的曼哈顿计划,由于研究型大学在“曼哈顿计划”中的卓越表现,联邦政府开始大规模资助大学的科学研究。1944年,时任国家科学研究与发展局局长的瓦尼尔·布什提出《科学——无尽的前沿》报告,充分论证了基础科学研究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,报告影响了美国战后几十年的科技政策,美国政府根据自己的需要,资助并实施了一系列大型项目,如航天航空、卫星通信、计算机等。然而这种源自二战及冷战时的方式,成就了一大批科研项目,但因为脱离了市场,导致《拜杜法案》出台前,科研成果闲置浪费,科研人员积极性不高的问题。

  创新,代表着未知的未来,它会从何而来,又会如何生长,其实不论是政府还是技术专家,都没有办法准确知道。

  1963年,日本政府在筑波建起一座科学城,目标就是科技创新,希望以此摆脱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模仿。然而,持续30年,依然没有起色。

  1987年,美国政府为了应对日本在半导体行业的竞争,投资10亿美元建立产业联盟,计划整合美国最好的半导体公司,寻找突破性进展,结果适得其反,各个公司却放弃了自己的基础研发,延缓了整个行业的步伐。

  

  纪录片《创新之路》采访徐冠华 科学技术部 原部长:

  科技创新很重要的特点,就是它的不确定性和它的积累性,就是它不是说你让某个人做什么,他就可以做成的。不是事先能够计划,你想让某个大学和某个研究所和某个企业联合起来,政府把它弄在一起,就出东西了,这是很不现实的。

  《拜杜法案》不仅仅关乎收益权是归于政府还是大学或私营机构,技术转让的核心使命是:分享成果,分享创新,从而增进社会财富。

  创新像是一粒种子,市场是它生长的土壤,政府能够做的,就是为它提供生长的环境,并耐心地培土、灌溉。

  欢迎收看纪录片《创新之路》第六集《政府之责》,央视财经频道6月4日晚21:10播出,央视网同步直播。

  1. 纪录片《创新之路》第七集《市场为王》:谁给谷歌当房东

  2. 纪录片《创新之路》第九集《一个人的力量》:大咖告诉你,一个人的力量有多大?

  3. 纪录片《创新之路》第十集《未来》:创新会怎样影响人类的未来?

  4. 纪录片《创新之路》:希望为转型中的中国提供一份思考的力量

  5. 纪录片《创新之路》第十集《未来》:创新会怎样影响人类的未来?

  6. 纪录片《创新之路》第九集《一个人的力量》:大咖告诉你,一个人的力量有多大?

  7. 纪录片《创新之路》第八集《资本之翼》:是谁缔造了硅谷的创奇

  8. 纪录片《创新之路》第五集《一次飞跃》:凡是专利 定有传奇——记柳传志的父亲柳谷书

  9. 预告:《创新之路》第四集《大学使命》

  10. 纪录片《创新之路》第三集《放飞好奇》:乔布斯的孩子上哪个幼儿园?

  11. 纪录片《创新之路》第二集《科学基石》:向伟大的创新者们致敬

  12. 纪录片《创新之路》:希望为转型中的中国提供一份思考的力量

  13. 回溯创新之历史,探索创新之规律,展望创新之未来——十集大型纪录片《创新之路》5月30日起央视首播

  14. 纪录片《创新之路》第八集《资本之翼》:是谁缔造了硅谷的创奇

  15. 纪录片《创新之路》第七集《市场为王》:谁给谷歌当房东

  16. 纪录片《创新之路》第六集《政府之责》:《拜杜法案》究竟是什么?